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机载悬 挂装置
1. 氢脆现象 氢脆通常表现为应力作用下的延迟断裂现象。曾经出现过汽车弹簧、垫圈、螺钉、片簧等镀锌件,在装配之后数小时内陆续发生断裂,断裂比例达40%~50%。某特种产品镀镉件在使用过程中曾出现过批量裂纹断裂,曾组织过全国性攻关,制订严格的去氢工艺。另外,有一些氢脆并不表现为延迟断裂现象,例如:电镀挂具(钢丝、铜丝)由于经多次电镀和酸洗退镀,渗氢...查看详情>>
1. 氢脆现象
氢脆通常表现为应力作用下的延迟断裂现象。曾经出现过汽车弹簧、垫圈、螺钉、片簧等镀锌件,在装配之后数小时内陆续发生断裂,断裂比例达40%~50%。某特种产品镀镉件在使用过程中曾出现过批量裂纹断裂,曾组织过全国性攻关,制订严格的去氢工艺。另外,有一些氢脆并不表现为延迟断裂现象,例如:电镀挂具(钢丝、铜丝)由于经多次电镀和酸洗退镀,渗氢较严重,在使用中经常出现一折便发生脆断的现象;猎枪精锻用的芯棒,经多次镀铬之后,堕地断裂;有的淬火零件(内应力大)在酸洗时便产生裂纹。这些零件渗氢严重,无需外加应力就产生裂纹,再也无法用去氢来恢复原有的韧性。
2. 避免和消除的措施
1)减少金属中渗氢的数量
在除锈和氧化皮时,尽量采用吹砂除锈,若采用酸洗,需在酸洗液中添加若丁等缓蚀剂;在除油时,采用化学除油、清洗剂或溶剂除油,渗氢量较少,若采用电化学除油,先阴极后阳极;在电镀时,碱性镀液或高电流效率的镀液渗氢量较少。
2)采用低氢扩散性和低氢溶解度的镀涂层
一般认为,在电镀Cr、Zn、Cd、Ni、Sn、Pb时,渗入钢件的氢容易残留下来,而Cu、Mo、Al、Ag、Au、W等金属镀层具有低氢扩散性和低氢溶解度,渗氢较少。在满足产品技术条件要求的情况下,可采用不会造成渗氢的涂层,如达克罗涂覆层可以代替镀锌,不会发生氢脆,耐蚀性提高7~10倍,附着力好,膜厚6~8um,相当于较薄的镀锌层,不影响装配。
3)镀前去应力和镀后去氢以消除氢脆隐患
若零件经淬火、焊接等工序后内部残留应力较大,镀前应进行回火处理,减少发生严重渗氢的隐患。
对电镀过程中渗氢较多的零件原则上应尽快去氢,因为镀层中的氢和表层基体金属中的氢在向钢基体内部扩散,其数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。新的国际标准草案规定“最好在镀后1h内,但不迟于3h,进行去氢处理”。国内也有相应的标准,对电镀锌前、后的去氢处理作了规定。电镀后去氢处理工艺广泛采用加热烘烤,常用的烘烤温度为150~300℃,保温2~24h。具体的处理温度和时间应根据零件大小、强度、镀层性质和电镀时间的长短而定。去氢处理常在烘箱内进行。镀锌零件的去氢处理温度为110~220℃,温度控制的高低应根椐基体材料而定。对于弹性材料、0.5mm以下的薄壁件及机械强度要求较高的钢铁零件,镀锌后必须进行去氢处理。为了防止“镉脆”,镀镉零件的去氢处理温度不能太高,通常为180~200℃。
3. 氢脆检测以及减少氢脆方法标准
GB/T 19349-2012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 为减少氢脆危险的钢铁预处理
GB/T 19350-2012 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 为减少氢脆危险的涂覆后钢铁的处理
GB/T 26107-2010 金属与其他无机覆盖层 镀覆和未镀覆金属的外螺纹和螺杆的残余氢脆试验 斜楔法
GB/T 24185-2009 逐级加力法测定钢中氢脆临界值试验方法
GB/T 23606-2009 铜氢脆检验方法
GB/T 3098.17-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 检查氢脆用预载荷试验 平行支承面法
GB/T 13322-1991 金属覆盖层 低氢脆镉钛电镀层
MH/T 6039-2015 电镀工艺和飞机用化学品的机械氢脆评估试验方法
收起百科↑ 最近更新:2017年12月07日
检测项:比吸收率(SAR) 检测样品:移动用户终端及辅助设备 标准:IEEE 1528-2003 测定人体头部中来自无线通信装置的峰值空间平均比吸附率(比吸收率(SAR))的实施规程:测量技术
机构所在地:北京市
检测项:绝缘强度 检测样品:电子电器产品 标准:铁路设施.铁路车辆上使用的电子装置 EN 50155:2007 通用电力安装的电气设备 EN 50178:1997
机构所在地:北京市
检测项:标志和说明 检测样品:LED驱动电源 标准:LED模块用直流或交流电子控制装置 性能要求GB24825-2009 IEC 62384-2011
机构所在地:广东省佛山市
检测项:防潮与绝缘 检测样品:管形荧光灯电子镇流器 标准:灯的控制装置 第1部分:一般要求和安全要求 GB19510.1-2009 IEC61347-1:2007
机构所在地:江苏省仪征市
检测项:保护装置和等电位体 的测试 检测样品: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标准: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工程验收基本要求 CGC/GF003.1:2009
机构所在地: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
检测项:疲劳试验 检测样品:轨道车辆车体与转向架结构件 标准:《客车转向架构架强度试验》UIC515-4-1993 《动力车-转向架和走行装置-转向架构架结构强度试验》UIC615-4-2003
机构所在地:北京市
检测项:手机电磁辐射吸收比 检测样品:信息技术 设备 标准:电子和电气装置与人体暴露于电磁场(0 Hz - 300 GHz)的相关基本限制相一致的通用标准 EN 62311 :2009
检测项:手机电磁辐射吸收比 检测样品:信息技术设备(单相) 标准:电子和电气装置与人体暴露于电磁场(0 Hz - 300 GHz)的相关基本限制相一致的通用标准 EN 62311 :2008
检测项:部分项目 检测样品:信息技术 设备 标准:信息技术设备 安全 第1部分:通用要求 GB4943.1-2011 IEC60950-1:2005 EN60950-1:2006
机构所在地:江苏省昆山市